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

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

眼鏡蛇的圖片


眼鏡蛇的種類

眼鏡蛇科Elapidae
眼鏡蛇科有70多屬310多種,是前溝牙的毒蛇。眼鏡蛇科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個溫暖地區,在陸地和海洋均有分佈,其中在澳洲是主要蛇類。眼鏡蛇科常被分成陸生的眼鏡蛇科Elapidae和海生的海蛇科Hydrophiidae2個科,而海蛇科又常被分成尚須依賴陸地來繁殖的扁尾蛇科Laticaudidae和高度適應海洋生活的海蛇科Hydrophiidae2個科。眼鏡蛇科成員形態大多數與游蛇科類似,但少數種類,如大洋洲的棘蛇屬Acanthophis體型極似蝰蛇科成員,這可能與大洋洲沒有真正的蝰蛇科成員有關。眼鏡蛇科成員的毒牙不能折疊收回,所以毒牙不能太大,遠小於蝰蛇科成員,其中體型最大的眼鏡蛇毒牙並不大於最小型的蝰蛇,但眼鏡蛇科成員的毒性往往更加劇烈,陸地上毒性最大的蛇是澳大利亞的內陸泰攀蛇(細鱗泰攀蛇)Oxyuranus microlepidotus(左上),其一次排毒量可以殺死25萬隻老鼠!而一些種類的海蛇毒性可能更大!陸棲的眼鏡蛇有45屬250種,在大洋洲、亞洲、非洲和美洲都有一些著名的種類。眼鏡蛇在大洋洲是主要的蛇類,由於缺少其它蛇類,眼鏡蛇佔據了比較多樣的生態位,著名的種類除了前面提到的泰攀蛇和棘蛇以外,還有虎蛇Notechis,伊澳蛇Pseudechis等,其中伊澳蛇屬包括澳洲最常見和分佈最廣的毒蛇。亞洲的眼鏡蛇中最著名的當屬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(右上),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,大者體長可超過5米。非洲的眼鏡蛇以曼巴蛇Dendroaspis(右下)最著名,曼巴蛇主要為樹棲蛇類,但黑曼巴蛇Dendroaspis polylepis常在地面活動,黑曼巴蛇是非洲最大的眼鏡蛇,體長可達4米,黑曼巴蛇也是非洲毒性最大的蛇,且動作敏捷,攻擊速度快,非常危險。亞洲和非洲還有幾種噴射毒液的眼鏡蛇,主要攻擊對手的眼睛。美洲的眼鏡蛇以珊瑚蛇Micrurus和擬珊瑚蛇Micruroides為代表,它們是色彩最艷麗的蛇之一,也是美洲毒性最大的蛇類之一,一些美洲的無毒蛇如乳蛇擬態成珊瑚蛇來保護自己。扁尾蛇有1屬6種,多分佈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熱帶近海,但有一種分佈於所羅門群島的湖泊中。扁尾蛇毒性劇烈,但很少咬人。海蛇有16屬55種,為卵胎生蛇類,完全擺脫了對陸地的依賴而在陸地行動困難或不能行走。海蛇與扁尾蛇分佈區域大體類似,但其中的長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(左下)不局限於近海而可生活與遠洋中,因此分佈非常廣泛,不僅遍及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熱帶海域,還遠及東太平洋各地直到美洲沿海,它們也是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蛇類。

藍灰扁尾蛇Laticauda colubrina

金黃珊瑚蛇Mircurus fulvius

北棘蛇Acanthophis praelongus
 
參考資料 http://www.dinosaur.net.cn/_REPTILIA/REPTILIA_b4.htm

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

眼鏡蛇的毒液

眼鏡蛇(學名Naja)俗稱飯匙倩、五毒蛇,是眼鏡蛇屬下蛇類的總稱,主要分佈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沙漠地區。外觀眼鏡蛇最明顯的特徵是其頸部皮褶。該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嚇對手。事實上很多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膨起頸部,而眼鏡蛇只是更為典型而已。眼鏡蛇的顏色多樣,從黑色或深棕色到淺黃白色。與無毒蛇不同,毒蛇的尖牙不能摺疊,因而相對較小。多數眼鏡蛇體形很大,可達1.2-2.5米長。Cobra是「蛇」的葡萄牙語稱謂,起源於拉丁語。當16世紀葡萄牙航海家到達非洲和南亞,他們發現了眼鏡蛇並將其命名為「capelo」或者「膨頸蛇」,隨之此名稱流傳入西班牙語、法語、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。眼鏡蛇依靠神經性毒液殺死獵物。神經性毒液可阻斷神經肌肉傳導,因而出現肌肉麻痹而致命。眼鏡蛇的天敵包括灰獴和一些猛禽:獴速度取勝直接嚼食眼鏡蛇頭部,但是在搏鬥過程中眼鏡蛇也會咬到獴,獴因此昏厥數小時後能自體排毒無事醒來,但少部份也會被眼鏡蛇吞噬。分類最常見的眼鏡蛇為印度眼鏡蛇(Naja naja),產於印度次大陸,常常被用於印度蛇藝。產於巴基斯坦和北印度的黑眼睛蛇為其一個亞種。另一個常見品種是單眼鏡蛇(Naja kaouthia),分佈在亞洲。除了牙咬之外,射毒眼鏡蛇(Spitting cobra)可以將毒液噴射到較大動物的眼睛里而使其暫時失明。如果清洗及時,一般不會造成永久性傷害。眼鏡王蛇是食蛇的,其食物幾乎完全為其他蛇類,包括毒蛇。偶爾捕食小型齧齒動物和鳥類。僅在被激怒或生存受到威脅時攻擊人類。被其咬傷不經醫治的話人可在半小時之內死亡。眼鏡王蛇可達5.2米長,為世界上最大的毒蛇。毒液眼鏡蛇毒液為高危性神經毒液。被眼鏡蛇咬傷是致命的,需要立即進行專業處理。早期癥狀包括眼瞼下垂,復視,吞咽困難,暈眩,繼而逐漸出現呼吸肌麻痹。眼鏡蛇咬傷的一般醫治辦法為使用抗蛇毒血清,並可能需要做人工輔助通氣(例如氣管插管術)直到毒液降解,病人可以自主呼吸。如醫治無效病人多於咬傷之後6-12小時死亡。死因多為呼吸麻痹(例如膈肌麻痹)而窒息。
參考資料 自己+Wikipedia

響尾蛇的圖片


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

響尾蛇

響尾蛇
 
名稱
響尾蛇(rattle snake)
名由
第一次蛻皮後,尾巴頂端長出會發出聲響的第一節,每次蛻皮都會加上一節,直至長為成蛇。遇到強敵時,它的尾巴會發出響聲,以嚇退敵人;也可利用聲響吸引小動物前來加以獵食。
分類
動物界.脊索動物門.爬蟲綱.蛇亞目.蝮蛇科.響尾蛇亞科
種類
1.常見的有西部菱背響尾蛇、東部菱背響尾蛇、鑽石背紋響尾蛇、南美響尾蛇等。
2.分佈於美國為多。索諾蘭沙漠橫跨墨西哥兩州(下加利福尼亞和索諾蘭)和美國兩州(加利福尼亞和亞利桑那州),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生態保護區之一。
型態特徵
1.卵胎生的爬蟲動物,一年有兩個交配季節 (春和秋),特別是秋天的雨水,刺激它們尋找伴侶。
2.剛生下來的幼蛇,長約20cm,一生下來就有完整的毒牙和分泌毒液的腺體 。母響尾蛇一旦生下幼蛇後,就不再理會它們,由得它們自生自滅。
3.初生的幼蛇在數天內,不必去覓食,因為靠著大卵黃囊,它還可以支撐好幾天。為了活命,幼蛇本能的會尋找一些隱蔽的地方匿藏起來,如裂縫洞穴等,靜候視力加強和緩慢的吞食一些小蜥蜴、小老鼠。
4.約一週過 後,幼蛇的第一次蛻皮。

5.幼蛇一年要蛻6次皮,成蛇只會蛻3次。而幼蛇在脫皮 後,開始吞食小動物,並獨自生活三年的時間,才加入它的同類,開始遷徙之旅。
6.體型粗壯,頭部呈明顯三角形,具感應溫度的頰窩,瞳孔垂直,身體鱗片粗糙無光澤,尾巴末端為成串環狀排列,可發出聲響。身體背部為黃褐色,沿背中線有一排鑲黃白邊的灰黑色菱形斑紋,尾巴末端為黑色。
食性
肉食性
毒性
1.身懷劇毒,會致人於死。毒液有一些成份會使獵物的神經系統失靈,另外一些成份則是毀損肌肉和血管,只要毒液進入獵物體內,獵物會迅速衰竭死亡、體內細胞組織被分解,提早開始消化程序,這種特技在獵食大型獵物時尤其重要,使它避免與任何大型的獵物作出身體接觸。 實際上,響尾蛇只有在獵物大到無法吞食時,才會利用寶貴的毒液作為最后的武器。
2.所有的響尾蛇都屬於毒蛇 。
獵捕方式
1.感熱器:蛇的視力很差,頭部前端兩個小鼻孔下有兩個 頰窩,是追熱器官,能形成紅外線熱影像,使蛇在黑暗中能夠看到並瞄準獵物。牠也會以舌頭測試地表,感覺到獵物的微弱痕跡,並守在有利位置等待。
2.進食方式:會先從 獵物的頭部開始吞,確保獵物不會四肢順勢而下,不會卡住喉嚨,蛇牙馬上以鬆開、咬合交替的方式,把獵物拖入蛇的咽喉,並往胃內推。
3.蛇的下頜骨骼靠肌肉和筋聯結,這讓 牠更有彈性和機動性,以吞下大型的獵物,之後的數天,牠會靜臥不動,以消化食物。
生活

「適者生存」這句話,貼切的形容出沙漠是一個強者為王的地方,即使是身懷劇毒的響尾蛇,也是其他有毒肉食動物的美食。
1.夏季酷熱的天氣造成食物缺乏,幼蛇很難逃得過其他動物的毒手,活命的機率很低,生存率只有七分之一,甚至完全死亡。2.既怕冬天的寒冷又怕夏天的炎熱,響尾蛇在秋末時,已經開始尋找過冬的洞穴,並在未來的每一年都來此報到冬眠。 成蛇是和其他的響尾蛇 ,甚至蜥蜴聚集在一塊兒冬眠。這些既能完全遮風避雨,並且乾燥又涼爽的洞穴,是它們冬眠的好地方。
3.成年的響尾蛇離開冬眠的洞穴,往西部平原前進,開始它的夏日之旅,如此週而復始 。
4.一條響尾蛇需要花費約四年的時間,才能夠長成一公尺的成蛇。
5.到了二月末,冬眠後的響尾蛇開始出來活動和 曬太陽,之後牠要開始找尋或是回到夏季進食區的旅程。
其他
1.美國捕蛇傳統:三月中旬是美國捕捉響尾蛇的季節,有兩千隻的響尾蛇在此季節中會被捕捉,這對地方上的經濟及社會意義重大,卻也引起保育人士的關切。在至少八個州裡,響尾蛇的逮捕與獵殺,已是超過四十年的慣例。
捕捉是週末的公眾活動,此活動收取門票,有響尾蛇表演、食物販售,有時還有最長最大的響尾蛇即興表演和競賽,這些蛇有時還會是小攤上的佳餚。蛇的捕殺幾乎不受到法令約束的。而且,響尾蛇古物製品貿易的成長及響尾蛇皮製品的製造,已在官方的控制之外。響尾蛇的總貿易量達一年125000條,逮捕的規模受市場對蛇皮需求的影響,而蛇肉、蛇頭、響尾、膽囊及內臟總是帶來許多附加利益。
2.「響尾」的發聲原理:尾端長著角質膜,圍成一個空腔,角質膜把空腔隔成兩個環狀空泡。不斷搖動尾巴時,空泡形成了一股氣流,一進一出來回震盪,空泡就發出嘎啦嘎啦的聲音。
原始資料出處如下,琴清參考整理,照片屬原出處所有。